古道、老樹、水影、甘露寺
大家都知道,臺灣大道是中部地區連接臺中市區與海線地區最重要道路。
昭和14(1939)年, 臺中州將「台中沙鹿道」列為指定道路,原為12公尺 寬的兩線道路,2012年7月1日 臺中市政府民政局局長王秋冬宣布「臺灣大道」正式掛牌,繼續擔任臺中市橫越大肚山的交通主脈。
甘露寺 |
明治37(1904年)臺灣堡圖與地籍圖完成測繪付梓,從臺灣堡圖可以清楚看到,日本政府從臺中街東大墩規劃了一條途經西大墩、水堀頭、甘露寺、埔仔、北勢頭直達沙轆的大道,這一條越嶺道路已經完成地籍分割,從地籍圖上量測得知道路寬度為八公尺 ,這一條道路便是日治初期,連接市區與海線的第一條「臺灣大道」。
根據西屯區永安國小發行的「咱的故鄉水堀頭」一書記載:
「甘露寺址所在地,原為龍井鄉「新庄仔」陳姓家族之田產,後來為「林厝庄」張姓望族的四位好友將其買下。雖然耕作不易,但位處大肚山稜為當時東西向往來通道之中繼要衝與砲擊制高點,日治時期即設有軍事基地。當時台中州西屯庄佛教佈教所所長廖承祥倡議於此處,利用鄰近兩處湧泉設置茶亭,供往來山海線之旅客駐足休息補充茶水之用,「林厝庄」四位張姓地主亦欣然響應。因此甘露寺日治時期名為「茶亭仔」,為由海路上岸或欲出海往來之旅客駐足休息處。」由此可知,甘露寺前身為熱心公益民眾為體貼往來市區與海線,登高越嶺辛苦所設置的茶水的「茶亭仔」。
選擇這裡設置茶亭的主因,是因為這邊是大肚山越嶺路線的最高點,到這裡民眾便可以歇歇腿,往前的下坡路就不會那麼辛苦了,加上本地在更早以前,便存在兩口終年有水而且水質清澈甘美的水堀,由1904年完成的地籍圖,可清楚看到當時便有佔地165.28平方公尺 的住宅,與佔地441.48平方公尺 的祠堂設置,可見甘露寺的前身「茶亭仔」設置超過百年,而甘露寺園區的水堀則更早遠之前便已經存在。
根據甘露寺方公告的「甘露寺沿革」:
「民國19年至20年間,將此茶寮登記為甘露寺,由巫判有師擔任住持(俗稱:老師父、師父伯),期間老師父克簡樸實地過著「行者」的生活,直到民國70年01月18日 圓寂。」
大肚山上許多超過七十歲的老大人,都對甘露寺有深深的情感,因為在這些老大人的兒童時期,在山上養牛或農事,常會前往甘露寺休息,師父伯總會汲取水堀水,用陶壺燒煮,供應給大眾飲用,並諄諄教誨,期勉引導大家行善,因此每年農曆大年初一,這些
小孩便會跟著大人前往甘露寺拜拜,並食用廟方準備的湯圓,祈求一整年的平安,這習慣經過數十年都繼續著,就算現在有的老大人已經九十幾歲高齡了依然如舊也如常,在山上談起甘露寺與師父伯,每個老大人都有著深深的感念,也有著豐富的甚至於是神奇的故事,急切的想要分享。
除了豐富悠久的文化資產,根據102年三月的初步調查,甘露寺園區擁有超過五十年的老樹數十株,種類包含:相思、南洋含笑、龍眼、正榕、鳳凰樹、土密樹、樹蘭、梅樹、無患子、大葉桉、芒果、竹柏、黃槿、刺竹、夜合花等。
動物部分則有:樹鵲、大冠鷲、綠繡眼、黃尾鴝、白頭翁、小彎嘴畫眉、黑枕藍鶲、白腹鶇、松鼠、臭青公、小雨蛙、中國樹蟾、黑眶蟾蜍、臺灣窗螢等,如果進行長期完整調查,應當有更多發現。
甘露寺文史與生態價值都很珍貴,呼籲政府與學術界,重視並作永續發展、良善規劃。
大肚山環境與文化關懷聯盟、大肚山學社 、大肚山永續發展工作室 吳金樹2013.03.12.